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06 17:14:37 浏览次数:
各单位、各部门、广大科研人员:
现将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申报通知转发给大家,相关注意事项、申报要求等详见附件。请各部门及时传达给本部门教职工,注意时间节点,按要求组织申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安排部署。通过奖励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充分调动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助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河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社科力量。
二、基本原则
评选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坚持统筹兼顾。
重点推出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成果;推出对研究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优秀成果;推出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挖掘和研究河北历史文化资源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成果;推出对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优秀成果。加大对青年社科工作者的扶持培养力度,同等条件下注重向青年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倾斜。
三、评选条件和申报要求
本届评选河北作者于规定时限内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文献、普及读物、工具书等);论文;研究报告。
具体要求详见《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实施方案》(附件1)。
四、报奖成果范围和奖项设置
1.参评成果须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完成,以首次正式出版、发表或批示采用时间为准。上一届评选没有申报,且没有作为已获奖成果的支撑材料参评的2020 至 2021年完成的成果,如果在 2022 年后取得新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或在学术领域产生新的重大影响,也可以申报。
2.著作标注的出版日期在2021年7月以后,但由于出版或印刷等原因延误出版且上届未申报参评的,由出版社出具证明后可以申报。
3.本届设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共290项,特别奖根据实际情况产生,一等奖不超过35项,二等奖不超过110项,其余为三等奖。
五、申报办法和程序
1.申报人按要求填写《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申报书》(附件2),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并对填报内容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为加强学术诚信监督,著作和研究报告成果须在中国知网进行查重,复制比不超过25%。为统一检测标准,中国知网查重的检测范围应涵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互联网资源、英文数据库(涵盖期刊、博硕、会议的英文数据以及德国Springer、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等)、港澳台学术文献库、优先出版文献库、互联网文档资源、图书资源、机构自建对比库等。检测文本内容应与申报成果一致。
六、材料及时间要求
1.《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申报书》(附件2)(含电子版)一式3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
2.申报成果一式3份(至少1份原件)。译著(译文)须提交中文、外文两种文本。非中文撰写的成果须提交原作品,并附中文译文,篇幅较大的附不少于5000字的中文内容提要。获批示采用的,须提供批示件(申报成果应与批示件一致)和采用证明。
3.佐证材料,单独装订,一式3份。包括
①佐证材料目录(含页码);
②申报人身份证复印件;
③与申报成果紧密相关、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成果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反响材料和佐证材料,避免过多罗列;    
④其他根据《实施方案》要求需要提供的材料。
4.著作和研究报告成果须提供中国知网查重报告单:一式3份。须提供完整的简洁版报告单(不含原文),不能只提供报告单首页。申报人须在报告单首页手写注明“检测文本内容与成果一致”并签字。
5.《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附件3):一式一份(含电子版)。
6.申报材料原则上不退还。
各申报人请务必于2025年2月13日上午10点前将上述纸质申报材料报送至科研处422,电子版材料以“申报人姓名+一级学科”为题发送至邮箱kyc@hepec.edu.cn,逾期不予受理。
注:每项成果装一个档案袋(档案袋打印封皮,注明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成果名称、成果类别、姓名及单位)。
联系人:曹耀栋
联系电话:85331709
附件: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申报相关附件

                                                                       科研处
                                                                     2025年1月6日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校园文化
公共服务
学校简介 师资队伍 科研管理 招生信息 团学活动 院长信箱
学校章程 合作办学 学术期刊 就业服务   校历查询
现任领导         作息时间
历任领导         摆渡车时刻
组织机构         图书资源
学校标识         邮件系统
校园风光         信息公开